第3章《硫、氮及其循环》单元测试卷(含解析)高一上学期沪科版(2020)化学必修第一册
更新时间:2023-06-09 12:18:01
学科科目:化学
资源大小:401.2KB
所属版本:沪科版(2020)
适用地区:全国
文件类型:doc -
推荐网站: 出试卷的网站
第3章《硫、氮及其循环》单元测试卷
一、单选题
1.《天工开物》中篇·燔石中记载:“凡烧硫黄石,与煤矿石同形。……石精感受火神,化出黄光飞走,遇盂掩住不能上飞,则化成汁液靠着盂底,其液流入弦袋之中,其弦又透小眼流入冷道灰槽小池,则凝结而成硫黄矣。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
A.描述制取硫的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、气化、液化、凝固
B.硫元素全部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
C.硫难溶于水,微溶于酒精,易溶于二硫化碳中
D.用硫粉可以处理洒落在地上的金属汞
2.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、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。SO2可添加到食品中作为漂白剂、防腐剂和抗氧化剂:工业上常用V2O5催化O2氧化SO2制取SO3,进而制得H2SO4,H2SO4溶于水后可电离出H+和SO。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
A.硫磺难溶于水,可用于去除洒落在地面的汞
B.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,可用作干制果蔬的抗氧化剂
C.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,实验室可用作干燥剂
D.聚合硫酸铁能水解并形成胶体,可用于净水
3.宣传科学知识,介绍高新科技,揭露伪科学,是科学工作者的义务。下列各项中,属于伪科学的是
A.用催化剂将水变成燃料油
B.用二氧化硫做食品加工的防腐剂和漂白剂
C.高温高压下将石墨制成金刚石
D.将空气中游离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
4.下列气体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是
A.O2 B.NO2 C.NH3 D.HCl
5.由于易被氧化而在实验室中不宜长期保存的是
A.Na2SO4溶液 B.氢硫酸 C.NaOH溶液 D.石灰水
6.下列实验操作、现象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
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
A 向铜和浓硫酸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少量水,出现蓝色 该反应生成
B 向碳酸钠粉末中加过量水,碳酸钠结块变成晶体,温度升高 该过程放热
C 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,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该溶液中含
D 常温下将铝片放入浓硝酸中,没有明显现象 常温下铝与浓硝酸不反应
A.A B.B C.C D.D
7.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可以做喷泉实验,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
A.圆底烧瓶要干燥且烧瓶里的氨气要充满
B......
一、单选题
1.《天工开物》中篇·燔石中记载:“凡烧硫黄石,与煤矿石同形。……石精感受火神,化出黄光飞走,遇盂掩住不能上飞,则化成汁液靠着盂底,其液流入弦袋之中,其弦又透小眼流入冷道灰槽小池,则凝结而成硫黄矣。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
A.描述制取硫的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、气化、液化、凝固
B.硫元素全部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
C.硫难溶于水,微溶于酒精,易溶于二硫化碳中
D.用硫粉可以处理洒落在地上的金属汞
2.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、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。SO2可添加到食品中作为漂白剂、防腐剂和抗氧化剂:工业上常用V2O5催化O2氧化SO2制取SO3,进而制得H2SO4,H2SO4溶于水后可电离出H+和SO。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
A.硫磺难溶于水,可用于去除洒落在地面的汞
B.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,可用作干制果蔬的抗氧化剂
C.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,实验室可用作干燥剂
D.聚合硫酸铁能水解并形成胶体,可用于净水
3.宣传科学知识,介绍高新科技,揭露伪科学,是科学工作者的义务。下列各项中,属于伪科学的是
A.用催化剂将水变成燃料油
B.用二氧化硫做食品加工的防腐剂和漂白剂
C.高温高压下将石墨制成金刚石
D.将空气中游离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
4.下列气体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是
A.O2 B.NO2 C.NH3 D.HCl
5.由于易被氧化而在实验室中不宜长期保存的是
A.Na2SO4溶液 B.氢硫酸 C.NaOH溶液 D.石灰水
6.下列实验操作、现象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
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
A 向铜和浓硫酸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少量水,出现蓝色 该反应生成
B 向碳酸钠粉末中加过量水,碳酸钠结块变成晶体,温度升高 该过程放热
C 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,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该溶液中含
D 常温下将铝片放入浓硝酸中,没有明显现象 常温下铝与浓硝酸不反应
A.A B.B C.C D.D
7.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可以做喷泉实验,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
A.圆底烧瓶要干燥且烧瓶里的氨气要充满
B......
文档下载地址
以下链接为备课文档“第3章《硫、氮及其循环》单元测试卷(含解析)高一上学期沪科版(2020)化学必修第一册”的下载地址

更多相关文档: